2023-07-14
作者:鐘繼輝
7月14日,財新傳媒王牌訪談欄目《財新時間》播出對全國人大代表、全國工商聯副主席、通威集團董事局劉漢元主席專訪節目《通威劉漢元——光伏往事》(上)。節目中,劉漢元主席針對光伏市場前景、市場變化、產業一體化等方面進行了精彩分享,回看中國光伏產業變遷,一覽行業競合趨勢。
1 機遇與挑戰并存
以全新觀念認識產業發展
對于光伏產業的市場前景及挑戰,劉漢元主席表示,碳中和背景下,光伏發電會成為人類一次能源的最主要來源,比例可能會占到能源消費總量的30%—50%,甚至2/3。未來,化石能源作為能源來燃燒將成為歷史,作為能源來使用會降到接近零,將全部被最現成、最經濟、最方便的電力替代。未來30年,人類進步的總體電力消耗是今天的3—4倍,將由清潔能源來提供、來支撐,光伏發電可能占1/2到2/3。從這個角度去展望,光伏行業去年、現在以及正在建設的規模,僅僅處于應用剛開始的時期,未來大有可為。
劉漢元主席接受《財新時間》專訪
劉漢元主席表示,認識和觀念問題,是推動能源轉型的核心要素。我國“雙碳”目標提出后,政府部門、專家學者及全社會有了共識,政策也有了很明顯的調整,促進了研究應用和試點示范的推廣。隨著配套政策的完善、產業的技術進步、規模的大量上升、成本的快速下降,光伏發電已成為全世界成本最低的能源生產方式,進入了大幅增長、快速應用、推動能源轉型加快完成的歷史時期。在未來能源體系構建過程中,必然會遇到觀念的沖擊,以及原有管理方式、體制機制的適應等問題。因此,政策如何跟進配套,并一步步落實,值得大家共同思考和推進。
2 防范風險、做專做精
穿越行業周期的戰略定力
對于今年市場變化及應對,劉漢元主席表示,今年1-4月,國內裝機量同比去年增長了約160%,呈現出快速增長態勢。面對這樣的增長態勢,個體、企業的選擇以及整個行業的實際結果,與市場需求之間的匹配關系仍然有很多不確定性。做或不做,是每個企業了解市場、判斷市場,結合自身產業狀況做出決定的問題。在市場條件下,過剩是常態,短缺是非常態或者是暫態。參與者要做好過剩時怎么過冬,市場和社會方方面面要理解過程中波浪式、螺旋式的變化是行業的客觀規律。
劉漢元主席與主持人深入交流
劉漢元主席表示,今年是通威發展的第41年。一路走來,對于通威來講,安全是最重要的。企業首先要保證能活著,活著才有機會去研究如何做好明天和后天的服務。因此,對安全和風險的控制,任何時候都是第一位的;對機會的把握和追求可能擺在第二位、第三位。這對公司連續幾十年長治久安,發揮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同時,在企業做大過程中,合理把握什么樣的速度、節奏、能力,并做到知己知彼,很不容易。對此,需要跳出自己的圈子,真正客觀地評價自己和所在的行業,以及未來的自己和行業的競爭關系。因此,首先要做專,做專后做精,做精后再適當做強,只有做專做精做強,才能真正在行業里處于很強的位置,才有機會做大或者適當做得更大。
3 順應行業趨勢
共建良性商業生態
在談到光伏一體化布局時,劉漢元主席表示,在行業里,通威一直強調行業生態和專業分工。一兩百年來的工業革命,已經一次次證明,分工才能做得更專、更精、更強,分工才能使行業進步得更快。每個環節都做,可能會在一次又一次的自我原諒和失去競爭中,失去對市場的參與和把握,凡是干得越大的都越平庸。很多時候,看到別人的路,一般都是閃光和走紅地毯的時候,而看不見別人走泥濘路、黑暗路的時候。當看到別人走紅地毯時,就覺得那條路陽光明媚,很多人稍不注意就會忍不住,想沖到那條路上去。在這個時候,就更要懂得平衡紅地毯、聚光燈和黑暗處的內外差異,從而理性、冷靜地選擇有所為、有所不為的地方。
劉漢元主席分享精彩觀點
劉漢元主席表示,2013年收購合肥賽維時就有組件產能,但一直維持和強化組件的研發,弱化市場的參與。這兩年,大家認為一體化是行業發展的方向,去年下半年通威進入組件行業,適當延伸,希望在配套協同上形成一個規模成本、交易成本、組織成本領先的全球供應鏈,服務于、支撐于能源轉型。但通威仍然一直強調對專業化分工和專業化合作伙伴的重視,并一直倡導行業有效分工協作,使客戶之間、友商之間能夠有所長、有所選擇,在自己所精所強的方面做大,在別人所專所精的地方有效配合,理性地適當控制,營造“有所為、有所不為;你為我好、我為你好”的商業生態,推動行業持續健康良性發展,為世界能源轉型、人類可續發展貢獻更多中國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