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03-06
作者:國際能源網
————劉漢元常委"兩會"期間以提案和大會發言形式積極關注社會熱點話題
國際能源網訊:本次兩會期間,全國政協常委、通威集團董事局主席劉漢元先生認真履行人民政協政治協商、民主監督、參政議政的職能,積極建言獻策,參與國是,反映社情民意,并主要針對當前國際環境、國內形勢及社會主流價值的多元變化,在社會價值培育、糧食安全保障、生態環境保護、光伏產業引導、農業科技發展等方面進行了認真思考和仔細調研,尤其針對我國目前正面臨的能源危機及環境狀況,劉漢元委員第6次在全國兩會談到光伏,并再次呼吁加快國內光伏產業發展,確保我國能源與環境安全。
劉漢元委員談到,隨著我國經濟的快速發展,能源消耗逐年攀升,化石能源導致的環境破壞日趨嚴重,能源安全和環境安全已成為我國面臨的兩個現實難題。在此背景下,太陽能光伏產業發展日益得到國家重視,并作為戰略性新興產業予以重點扶持。從2011年發改委出臺"光伏發電上網電價補貼政策",到2012年分布式光伏發電并網準入標準發布,再到近期國務院常務會議確定促進光伏產業健康發展的五項措施,以及去年下半年國家能源局宣布啟動1500萬千瓦的分布式光伏發電示范區申報,財政部宣布將已推行近3年的"金太陽"示范工程新批規模擴容至300多萬千瓦等等,可以說政府對產業發展的重視程度前所未有,相關政策日趨完善,國內光伏產業發展面臨嶄新歷史機遇,在全球的競爭優勢十分明顯,已具備了在全社會大力推廣、廣泛應用光伏發電的基礎和條件。
他還特別指出,相對于歐美主要國家,我國光伏市場發展總體上還顯得滯后。國土面積僅有我國1/27、人口總數僅有我國1/17、總發電裝機容量僅有我國1/7的德國,其光伏發電裝機容量近5年快速增長,尤其近三年每年新增均超過7GW,2012年太陽能發電占全國發電量的5%,并在5月26日正午,光伏發電峰值達到22GW,相當于當時德國用電負荷的50%,即光伏發電在當天中午提供了德國一半的電力。按此比例,我國每年新增光伏發電裝機容量應達到50GW左右,年太陽能發電量應達到2500億度左右。然而,實際上,2012年國內新增光伏發電裝機容量僅為4GW,總量7GW,僅占全球的7%,2012年新增裝機容量僅占我國2012年8000萬千瓦新增發電裝機容量的5%,2012年太陽能發電量僅35億度,占全國發電量的0.07%。這與我國世界第一的光伏組件生產大國不相匹配,更與我國巨大的能源消耗不相匹配。2012年國內生產的光伏電池組件中,即使先后受美國、歐盟發起的"雙反"調查沖擊影響,在出口嚴重受阻的情況下,實際上用于國內市場的光伏組件也僅占17%,超過八成的光伏組件仍然依賴國外市場,導致我國光伏產業發展嚴重受制于外。因此,在2012年遭遇歐美國家聯手對我國光伏產品進行"雙反"之時,國內光伏企業隨即遭受重創,不僅組件生產企業嚴重虧損甚至大面積停產,上游的多晶硅企業也被波及,全行業超過90%的多晶硅企業停產,而勉強維持生產的少數幾家企業,產能利用率大幅下降,產量同比下降達20%,進口依存度再次突破50%。可以說,多年來在西方技術壟斷與全面封鎖之下艱難發展起來的國內多晶硅產業,面臨著重回起點、重走老路的艱難局面,形勢異常嚴峻。因此,隨著國家對光伏產業發展的日益重視、各種政策和措施的相繼出臺,我國光伏產業理應破釜沉舟順勢而為,借助國家光伏新政的東風,大力發展和快速啟動國內終端市場,以光伏電站的加快建設,帶動我國整個光伏產業的跨越式發展,堅決打破光伏產業長期受制于人的尷尬局面。
為此,劉漢元委員專門強調,加快發展光伏產業具有重要戰略意義:
1、確保我國能源安全
回顧過去的2012年,全國能源消耗已超過36億噸標煤,占全球能源消耗總量的20%以上,連續多年保持高速增長。其中,煤炭凈進口2.8億噸,同比增長34.5%;煤炭消耗總量近40億噸,未來15-20年,如果我國GDP再翻兩番,將消耗相當于今天近3倍的煤炭量,超過120億噸;而作為能源結構中占比近20%、增長最快的石油,2012年消耗總量已接近5億噸,其中進口2.7億噸,同比增長6.8%,進口依存度已超過美國,達到56%,不久還將超過美國成為世界最大的石油消耗國。到那時,全球將沒有足夠的能源來供給并確保我國經濟的持續發展。因此,隨著我國對能源需求的持續增加,在沒有國際石油定價權的情況下,尤其是受國際政治、軍事、外交等的影響和沖擊,過高的原油進口依存度將事關中國及全世界、全人類的能源供應,能源安全問題已刻不容緩。"十二五"時期是我國經濟升級轉型的關鍵階段,改變能源消費結構已迫在眉睫,尤其是逐年攀升的巨量煤炭消耗、過高的原油進口依存度,亟需得到有效遏止。與此同時,隨著中國在全世界的快速崛起,西方國家的"中國威脅論"也持續升溫和發酵,涵蓋了能源、軍事、環境、糧食等諸多方面。
因此,加快發展太陽能光伏發電,將是從根本上解決我國能源安全問題的有效途徑。需要特別指出的是,從我國所擁有的光伏資源總量上講,光伏發電絕非僅能提供國內電力總需求的2%或5%、僅敲敲邊鼓的非主流新能源,而是可以成為充分滿足我國狹義電力能源消耗,甚至總的一次能源消耗及其增長以后總能源消耗需求的主要能源供應和生產方式。我們假設利用光伏資源十分豐富的西部國土面積的1%,即約1億畝荒山、荒灘、沙漠、戈壁等非耕地打造國家西部新能源基地,每年發電將可達到10萬億度,相當于2012年全國用電量4.96萬億度的202%,相當于2012年我國全部能源消耗(折算為電力)的92%。這一能源供應和生產方式的改變,對于促進我國經濟發展升級轉型、增長方式的轉變,尤其是確保我國能源安全都具有重要意義。
2、確保我國環境安全
長期使用化石能源排放的大量二氧化碳和粉塵,給我國生態環境帶來巨大威脅,目前,我國70%左右的城市已無法達到新的環境空氣質量標準,每年因環境污染造成的經濟損失已高達2萬億元以上,并且這一數字還在以超過GDP的年度增速逐年升高。近期在北京等中東部地區出現的長時間、大范圍霧霾天氣,影響面波及全國17個省(區、市),灰霾面積達143萬平方公里,受影響人口達6億,并導致我國空氣質量持續下降,全國數十個城市空氣質量長時間處于"嚴重污染"狀態,華北各地數百個航班被取消、大批工廠放假停工,蜂擁而至的呼吸道患者令各地醫院人滿為患,市民出行、生產、生活遭遇嚴重影響。雖然包括北京等地政府先后采取了關停部分高污染企業、提高成品油品質等臨時措施,但在相當長時間內無法從根本上緩解和消除霧霾天氣。
從能源消費結構看,排放量最大的煤炭占我國一次能源消耗的近70%以上,全球將近一半的煤炭在我國燃燒,產生的大量污染和排放對生態環境造成極大影響,而且由于中東部城市的能耗占比大,在這種能源結構和集中過度排放的情況下,嚴重霧霾天氣還將持續發生。1952年曾造成1.2萬名英國人死亡的倫敦大霧,其主要原因就是煤炭燃燒后的大量碳排放,雖然英國政府痛定思痛付出了巨大代價和努力,也經歷了長達十幾年的時間才改善了倫敦的城市環境。因此,未來5-10年,雖然國家對污染企業進行暫時性關停有助于環境的改善,但這僅是權宜之計,無益于我國生態環境的根本改變,只有徹底改變以煤炭、石油為主的能源結構,大力發展太陽能發電這一最經濟、最清潔、最環保、可永續的人類理想新能源,才能從源頭上有效緩解并根本消除霧霾,才有希望從根本上解決我國污染和碳排放問題,從而確保我國環境安全,建設美麗中國。
3、促進中西部地區經濟建設和發展
長期以來,我國中、西部地區由于面臨諸多發展瓶頸,在社會、經濟、文化等各方面都落后于東部和沿海地區,但我國廣闊的西部地區,幅員遼闊,人煙稀少,是全球太陽能輻射資源最富集的地區之一。如果將我國每年新增發電裝機容量的20-30%,利用光伏資源十分豐富的西部國土建設光伏電站來提供,將形成每年18-27GW的光伏新增裝機容量。到那時,我國生產的光伏組件不僅不更多依賴國外市場,反而只能滿足國內的市場需求,并形成一個2——3萬億元年度規模的巨大內需市場。同時,在中、西部地區大開發、大開放的過程中,我們絕不能簡單照搬和重復東部的發展模式,如果再修太多的公路、新建太多的企業,不僅會破壞西部本就十分脆弱的生態環境,還會存在人力資源、資金等各方面跟不上的問題,最終將得不償失,投入產出將極不經濟。
所以,如果充分利用西部豐富的光伏資源建設太陽能電站,不僅可以解決這些地方發展過程中缺水、缺人、交通不便等諸多問題,而且只需要架設幾條輸電線,就可以把光伏電力源源不斷的輸送出去,支持、參與東部經濟和我國未來經濟的發展,真正形成東、中、西部地區資源互補的良好局面。與此同時,太陽能光伏產業作為一個市場規模大、產業輻射面廣、拉動效應十分明顯的朝陽產業,充分利用我國中西部地區大量沙漠、草原豐富的太陽能資源,將中、西部地區建設成為我國未來的清潔能源基地,既是四川、青海、甘肅、內蒙、新疆等西部省份經濟發展的需要,也是東、中、西部能源平衡自身的需要。同時,產業發展還將帶來巨大的經濟效益,經測算,按電價0.5元/度的標準,一畝土地用于光伏發電,每年可創造5萬元左右的財富收入,而目前1畝土地僅可以生產0.35噸糧食,以每噸糧食最高5000元計算,相當于1畝土地創造財富價值1750元,兩者相差28倍。土地財富輸出的大幅提升,對西部民族地區的和諧穩定、國家民族政策的落實、當地居民的長治久安、環境治理和水土保持、老百姓增收致富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最后,劉漢元委員指出,無論從我國能源安全供應、環境安全保障、中西部地區經濟發展,還是從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內在要求出發,我國都迫切需要大力發展光伏產業,并進一步擴大光伏裝機容量,加速推進西部以光伏發電為核心的國家新能源基地建設,從而使太陽能這種最經濟、最清潔、最環保的可持續能源真正惠及全國人民,逐步形成我國和平崛起的永續清潔能源供應基地,緩解我國資源壓力,確保我國能源戰略安全和生態環境長治久安,基本解決我國未來的全部能源消費問題,并成為拉動內需、支撐我國經濟可持續發展的主要動力源泉之一。